服務熱線
0731-82842825
產品介紹
注射用青黴素鈉,英文名:benzylpenicillin sodium for injection 。主要成份為青黴素鈉,其化學名為(2s,5r,6r)-3,3-二甲基-6-(2-苯乙酰氨基)-7-氧代-4-硫雜-1-氮雜雙環[3.2.0]庚烷-2-甲酸鈉鹽。
性狀本品為白色結晶性粉末。藥理作用為β-內酰胺類抗生素,係通過幹擾細菌細胞壁粘肽的合成, 於細菌繁殖期起殺菌作用。主要作用於革蘭氏陽性菌、革蘭氏陰性球菌、嗜血杆菌屬及螺旋體、放線菌等。青黴素內服後在胃酸中大部分滅活,一般劑量達不到有效血濃度。其鈉鹽肌肉注射後吸收迅速,約0.5h達血藥濃度,對多數敏感菌的有效血濃度可維持6~8h。 青黴素在血中約有50%以上(馬為52~54%)與血漿蛋白結合。在血中未結合的和遊離的青黴素能通過被動擴散分布於組織、體液中,但不易透入眼、骨組織、腦脊液和濃腫腔中,易透入有炎症的組織。青黴素約50~75%自腎髒排出,尿中濃度也很高。丙磺舒、磺胺藥、阿司匹林等可提高其血藥濃度,延長其半衰期。
本品為抗生素類藥。主用於革蘭氏陽性菌感染,亦可用於放線菌及鉤端螺旋體等的感染。
2.1產品規格
注射青黴素鈉 (0.3、0.5g、0.6g、)
2.2產品劑型、規格和批量
3.生產工藝及操作程序
青黴素粉針劑生產設備與工藝 化生係製藥0701 陳龍
3.1生產場所和設備
3.1.1主要操作間的位置和要求
3.1.2主工生產設備型號和編號
3.2關鍵生產設備操作規程和清潔規程
3.3生產步驟 3.3.1原料的準備工作:
在無菌分裝操作前一天,xxxx無菌原料經物料員憑批生產指令從倉庫領取後,在緩衝間擦拭幹淨,由物料員和qa檢查員依據領料核料單審核原料名稱,規格,批號、重量,是否有檢驗合格證等,審核合格後,由車間生產人員用消毒液揩擦桶外壁後,放到物料傳遞間原料經淨化後傳入萬級b區,第二天方可經傳遞窗紫外燈照射30分鍾後傳入萬級a區。原料傳入萬級a區後需對原料鋁桶外壁用消毒液擦拭,做好狀態標識擺放於後待用。
3.3.2膠塞的洗滌矽化滅菌與幹燥
(1)粗洗:首先經過濾的注射用水進行噴淋粗洗3~5分鍾,噴淋水直接由箱體底部排水閥排出。然後進行混合漂洗15~20分鍾即可,混洗後的水經排汙閥排出。
(2)漂洗1:粗洗後的膠塞經注射用水進行10~15分鍾漂洗。
(3)中間控製:漂洗1結束後從取樣口取洗滌水檢查可見異物應合格,如果不合格,則繼續用注射用水進行洗滌至合格。
(4)矽化:加矽油量為:0~20ml/箱次。矽化溫度為≥80℃。
(5)漂洗2:矽化後,排完腔體內的水後,再用注射用水漂洗10~15分鍾。
(6)中間控製:漂洗2結束後從取樣口取洗滌水檢查可見異物,如果不合格,則繼續用注射用水進行洗滌至合格。
(7)滅菌:蒸汽濕熱滅菌,溫度大於121℃,時間大於15分鍾,f0≥15
(8)真空幹燥:啟動真空泵使真空壓力不大於0.09mpa抽真空,抽真空後,然後打開進氣閥,這樣反複操作直至腔室內溫度達55℃方可停機。
(9)出料:將潔淨膠塞盛於潔淨不鏽鋼桶內並貼上標簽,標明品名、清洗編號、數量、卸料時間、有效期,並簽名,滅菌後膠塞應在24小時內使用。
(10)打印:自動打印記錄並核對正確後,附於本批生產記錄中。
3.3.3西林瓶的清洗和滅菌
(1) 理瓶:將人工理好的西林瓶慢慢放入分瓶區。
(2) 粗洗:瓶子首先經超聲波清洗,溫度範圍50℃~60℃.
(3) 精洗:用壓縮空氣將瓶內、外壁水吹幹,用循環水進行西林瓶內、外壁的清洗,再用壓
青黴素粉針劑生產設備與工藝 化生係製藥0701 陳龍 縮空氣將西林瓶內、外壁水吹幹,然後用注射用水進行兩次瓶內壁衝洗,再用潔淨壓縮空氣把西林瓶內外壁上的水吹淨。
(4) 檢查:操作過程中,一定要控製以下項目
—―檢查各噴水、氣的噴針管有無阻塞情況,如有及時用1mm鋼針通透。
—―檢查西林瓶內外所有衝洗部件是否正常。
—―檢查純化水和注射用水的過濾器應符合要求。
—―檢查注射用水衝瓶時的溫度和壓力。
—―檢查壓縮空氣的壓力和過濾器。
(5) 洗瓶中間控製:在洗瓶開始時,取洗淨後10個西林瓶目檢潔淨度符合要求,要求每班檢
查兩次,並將檢查結果記錄於批生產記錄中。
(6) 滅菌洗淨的西林瓶在層流保護下送至隧道滅菌烘箱進行幹燥滅菌,滅菌溫度≥350℃,滅
菌時間5分鍾以上,滅菌完畢後出瓶,要求出瓶溫度≤45℃。
(7) 查看:滅菌過程中不斷查看
—―預熱段,滅菌段,冷卻段的溫度是否正常。
—―各段過濾器的性能,風速和風壓有無變化。
3.3.4鋁蓋的準備
(1) 工作區已清潔,不存在任何與現場操作無關的包裝材料,殘留物與記錄,同時審查該批
生產記錄及物料標簽。
(2) 根據批生產指令領取鋁蓋,並檢查其是否有檢驗合格證,包裝完整,在十萬級環境下,檢
查鋁蓋,將已變形,破損,邊緣不齊等鋁蓋揀出存放在地點。
(3)將鋁塑蓋放於臭氧滅菌櫃中,開啟臭氧滅菌櫃70分鍾。滅菌結束後將鋁蓋放入帶蓋容器中,貼上標簽,標明品名,滅菌日期,有效期待用。
3.3.5工器具的滅菌消毒處理
3.3.5.1分裝機零部件的處理
(1) 分裝機的可拆卸且可幹熱滅菌的零部件用注射用水清洗幹淨後,放入對開門百級層流滅
菌烘箱幹熱滅菌,溫度180oc以上保持2小時,取出備用。
(2) 分裝機可拆卸不可熱壓滅菌的零部件用注射用水衝洗幹淨後,用75%乙醇擦洗浸泡消
毒處理。設備不可拆卸的表麵部分每天用75%消毒液進行擦試消毒處理。
(3) 其它不可幹熱滅菌的工器具在脈動真空滅菌櫃中121℃滅菌30分鍾,後轉入無菌室.
3.3.5.2進無菌室的維修工具零件不能幹熱滅菌的,必須經消毒液消毒或紫外照射30min以上方可進無菌室。
青黴素粉針劑生產設備與工藝 化生係製藥0701 陳龍
3.3.5.3紙張、眼鏡經紫外照射30min以上方可進入無菌室。
3.3.6無菌分裝
(1) 按下主電機驅動按鈕,觀察各運動部位轉動情況是否正常,充填輪與裝粉箱之間有無漏
粉,並及時給予調整。
(2) 調試裝量,調整好裝量後,每台機器抽取每個分裝頭各5瓶,檢查裝量情況,調試合格
後方可正式生產。
(3) 西林瓶滅菌後由隧道烘箱出口至轉盤,目視檢查將汙瓶破瓶撿出,倒瓶用鑷子扶正。
(4) 西林瓶在百級層流的保護下直接用於藥粉的分裝,分裝後壓塞,操作人員發現落塞用鑷
子人工補齊。
(5) 裝量差異檢查,每隔30分鍾取5瓶進行檢查,裝量應在合格範圍。如發現有飄移,在線
微調,如檢查超過標準裝量範圍,通知現場qa,對前一階段產品進行調查。如發現不合格的應將*分鍾的瓶子全部退回按規定處理。
(6)在分裝過程,發現分裝後的產品是有落塞和裝量不合格等現象,及時挑出,作為不合格品處理。
(7)分裝期間,操作人員要求每30分鍾用75%酒精手消毒一次。
(8)裝量的計算,標準裝量
0.25g(0.3g、0.4g、0.5g、0.6g、0.75g、0.9g、1.2g)粉針劑產品=0.25g(0.3g、0.4g、0.5g、0.6g、0.75g、0.9g、1.2g)/[含量×(1—水份)]
裝量差異控製規定:
3.3.7軋蓋、燈檢
3.3.7.1已灌粉蓋塞的合格的中間產品隨網帶傳出無菌間,在軋蓋間軋蓋,要求軋蓋要平滑,無皺褶、無缺口,並用三手指直立撚不鬆動為合格,若發現軋口鬆動、歪蓋、破蓋應立即停機調整。
3.3.7.2逐瓶燈檢軋好蓋的中間產品,將不合格品挑出,每1小時將燈檢情況記錄於批生產記錄中,在燈檢崗位必須查出破瓶、軋壞、異物、色點、鬆口、量差等不合品。
3.3.8包裝
(1)貼簽:將標簽裝上機,調整高度,開始貼簽,將*張已打碼合格的並經班組長及qa核
如有倒瓶,將倒瓶扶正,使之進入貼簽進料輸送帶上進行貼簽。在貼簽過程中,隨時檢查貼簽質量,標簽是否平整,批號是否正確、清晰。
(2) 裝小盒(或中盒)。小盒(或中盒)打印:按批包裝指令在小盒(或中盒)上打印產品批
號、生產日期和有效期至,並將*個打碼合格並經班長、qa核對簽名的小盒(或中盒)附於批記錄中。然後在每個小盒(或中盒)上手工蓋箱號。裝塑托時需裝好說明書,裝中盒時應貼好封口簽
(3) 裝大箱,打包,單支包裝產品需先過塑後裝箱,打包。大箱打印:按批包裝指令在包材
打印記錄上打印產品批號、生產日期、有效期至。將包材打印記錄交班組長及qa核對簽名,附於批生產記錄,並正式打印大箱。
(4) 將大箱用膠帶封底後放上墊板。膠帶長度為每邊5~10cm(不得蓋住打印內容) (5) 裝大箱:將包裝好的中盒放於大箱內,不得倒置,放入核對正確的產品合格證一張。包
裝完畢,將包裝記錄附入本批批記錄中。
(6) 包裝檢查:包裝質檢員對已裝箱的每箱產品按要求進行檢查。檢查完一箱,在產品合格
證上簽名。全部檢查完畢,將包裝檢查記錄附入本批批記錄中。
(7) 封箱:用膠帶對檢查合格後的產品封箱,膠帶長度為每邊5~10cm(不得蓋住打印內容) (8) 打包:平行打包兩條打包帶,打包帶距邊10~15cm,鬆緊適宜,按順序碼放於托盤上,
批號朝外。
(9) 入庫待檢:填寫成品完工單和請驗單,成品入庫待檢。 注:對於部分產品,在裝盒後,還需進行塑封,然後再裝箱。
上一篇:凍幹粉針劑技術工藝優化
下一篇:凍幹粉針工藝
聯係方式
郵件:wuliwen111@163.com